今天的投入,明天的產出。產業與項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座城市的競爭力和發展后勁。
一方面要持續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另一方面要不失時機地實施“新制造業計劃”,為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杭州積極落實中央“六穩”工作部署, 狠抓產業投資與招商,圍繞主導產業補鏈強鏈,翻篇歸零再出發。
1
數字經濟新設企業保持快速增長
今年4月,浙江大學計算機創新技術研究院及下屬浙大計算機創新技術中心,雙雙完成注冊登記,正式落戶錢江世紀城。截至目前,浙大研究院就已引進并注冊落地16家相關行業企業,包括3家估值過億的企業、6家初始投資過千萬的企業,實現了技術與產業的緊密融合。
發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這在新開設企業數據方面也可見一斑。1-6月,全市新設企業6.1萬家,注冊總資本3900億元。從產業類別看,數字經濟類新設企業有5812家,同比增長30.5%,保持中高速增長,其中,屬于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信息技術服務類新設企業4382家,同比增長47.1%。生物醫藥類新設的企業678家,同比增長53.7%,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項目不斷落地開花。8月5日,浙江省重大產業項目紫光恒越自主可控實驗室及數字化研發生產項目在湘湖未來智造小鎮正式開工建設。紫光將投資50億元,建設紫光恒越工業4.0智能工廠和數字經濟產教融合基地,計劃五年內形成500億元的安全可控信息技術產業規模。
杭州市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招商引資體制改革紅利的逐步釋放,都吸引著四面八方前來的投資者和新項目。
2
補強產業鏈積蓄新動能
積蓄新動能,提升產業價值鏈,離不開積聚一批引擎性項目、核心項目、關鍵環節項目。
上個月,總投資20億元的中外合資漢爾科技高端半導體面板裝備研發制造項目在杭簽約,該項目落戶后,將吸引全球半導體行業龍頭企業及相關零部件生產企業集聚,有望打造成為國際化的半導體視屏產業基地。同時,日本明電舍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研發生產項目宣告落戶蕭山。明電舍是日本五大重型電器制造廠家之一,早在2005年,明電舍就在杭成立電氣系統有限公司。外資企業擴大在杭投資,體現了外商對繼續投資杭州、看好高端制造業發展的信心。
今年上半年,總投資30億元的華東醫藥大分子藥物項目簽約錢塘新區。早在2013年華東醫藥新基地落戶以來,一期項目已于2017年6月投產,二期項目目前正在抓緊建設,而大分子藥物項目是華東醫藥在大江東投資建設項目的第三期,三期項目總投資已超過60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后,產值將超180億元。
此外,總投資56億元的天境生物、總投資11.6億元的藥明康德以及中科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等項目也紛紛落子杭州醫藥港。杭州打造生物醫藥創新之城的藍圖已經繪就,到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1000億元。
圍繞生物醫藥、航空制造、集成電路、智能制造裝備、5G(光通信)、空天信息等重點發展產業,杭州積極謀劃產業鏈精準招商,激發龍頭帶動效應。
3
打造“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
前不久在杭州舉辦的全國雙創周活動上,投資2000億元的萬向創新聚能城,面向全球發布了125項創新需求,一時引發海內外關注。
規模宏大的萬向創新聚能城涉及鋰離子動力電池、新能源乘用車、國際金融科技社區、智慧城市CBD社區、研究院等12個重點建設項目,將實現“實體+數字”的深度融合。
萬向創新聚能城是杭州市打造新產業平臺的一個縮影。招大引強、形成良好產業生態,離不開培育產業項目發展壯大的產業平臺。按照省政府“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建設部署,結合杭州市《關于推進產業平臺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大力抓好產業平臺的能級提升建設,已綱舉目張。包括重點抓好萬向創新聚能城、紫金港數字信息、錢塘新區航空航天等第一批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同時積極布局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通用航空等13個杭州市重點培育新產業平臺。建立產業平臺重大項目承接能力評價機制,突出“一平臺一主業”,提升產業平臺核心競爭力。
8月底,杭州高新區(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正式掛牌。通過資源整合互補,打造一個承接高新產業溢出的重要平臺。合作區將積極培育信息技術、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合力建設成為區域合作發展示范區、自主創新拓展區、產業有序轉移承載區。
完善市域產業統籌發展機制,是杭州市今年改革攻堅行動的重點任務之一。堅持全市一盤棋,市域大統籌,全力推進工業企業全市范圍無障礙流動,保障新制造業發展和“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建設,全市域發展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